其实不同圈层的人对留学的看法和初衷是不一样的,底层的去留学是加杠杆出去的,然后不成功便成仁,总得带回点什么。中产去留学是想更进一步的,或者是希望子女能守护这个阶层的,当然成功的多,事与愿违的也多,中产留学之后选择去就业的特别多。还有一种是富有家庭,他们留学,纯粹是洗学历为主的,是希望通过学位这个工具,去达成他们的资源交换。
而他们的资源兑换,往往是我在这个单位给你安排了一个名额,你在另外一个机构正好有空缺让我这边的人进去。达成默契的资源互换。所以,有钱家庭往往不在意就业本身,而是需要达到一些规则的前置门槛即可。所以富裕家庭孩子选择的专业往往是和中产家庭不一样的,不会去卷什么会计,计算机,金融这种的,反而去选一些提升审美能力或决策能力的专业。比如哲学啊,艺术啊,甚至历史这种。或者纯粹刷学校,拿到学位回来就行,什么专业都可以,但毕业的最高学历和抬头要有牌面。
那么问题来了,有钱人都是怎么洗学历的?
No1.专升本,top up后再申qs前百硕士,最优可去ucl
富裕家庭读书好的其实也没那么多,但技术不够,经济来凑,不少家庭孩子如果是国内专科毕业的,本科可以直接去比如英国这种读个top up,也就是专升本,读英国最后一年,拿英国的学位。有了这层学位之后,你就算半个英本身份了,如果成绩好点,硕士可以去刷qs前百的学校,最优甚至可以刷到Warwick和UCL这种学校。
如果觉得一硕刷的不够给力,还想再进一步,可以继续读个二硕,换个专业方向继续刷学历即可。二硕有个核心优势就是对本科的要求会降低,会更主要看你一硕的成绩和经历,所以给con相对就轻松。而且你此时人在英国,申什么都相对容易点,不是在国内,国内你沟通只能邮件这种,你想打个电话都感觉有点磕巴。但你在英国待习惯了,套路都玩明白了,你可以直接杀到学校,也可以直接打电话催进度,去做一些对应的解释。这种操作很容易让你申到更好的学校。
也就是说,短短三年,你不但本硕学位都到手,你还可以完成学历的逆袭。不止拿英国双专业学位,学校最起码也是QS前50档次的。回国之后信任背书直接拉满,做什么都游刃有余。而且你不用太担心成绩的问题,钞能力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