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教育:2023考研英语(二)大纲变化比对分析
2023年考研英语大纲已经发布,文都教育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考研英语(二)大纲及相关解析,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2023年考研英语(二)大纲与2022年考研英语(二)大纲相比,在考查目标、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和评分参考等部分有变化。
整体而言,内容表述变化较大,具体见下表:
考查目标变化 | |
2022年大纲 | 2023年大纲 |
考生应掌握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 (一)语言知识 1。语法知识 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其中包括: (1)名词、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 (2)动词时态、语态的构成区其用法; (3)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区其用法: (4)常用连接词的词义及其用法; (5)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及其用法: (6)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 (7)各类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及强调向型的 结构及其用法: (8)倒装句、插人语的结构及其用法。 2。词汇 考生应能较熟练地掌握5 500个左右常用英语词汇以及相关常 用词组(详见附录相关部分)。考生应能根据具体语境、句子结构或 上下文理解一些非常用词的词义。 (二)语言技能 1。阅读 考生应能该橙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字材料。题材包括经洗、管 理、社会、文化、科普等,体裁包括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等。 根据阅读材料,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语篇的结构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4)根据上下文推断重要生词或词组的含义; (5)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理;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7)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比较不同观点。 2。写作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的提纲、情景或要求完成相应的短文写作 。 短文应中心思想明确、切中题意、结构清晰、条理清楚、用词恰当,无 明豆语言错误。 | (一)语言知识 考生应掌握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并能在特定情境下的语言活动中加以有效运用。 1。词汇 考生应掌握5 500个左右的单词及相关附表中的内容(见附录1)。 附录1的词汇表仅包含单词的基本词形,未包含单词的读音、词性、意义和形态变化等,考生应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同时,考生应掌握单词的习惯用法,包括搭配、固定表达等,并掌握单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如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 此外,考生还应掌握转化、合成等英语构词法,能根据常用的前缀和后级(见附录2)进行单词的派生,掌握常见的缩写词(见附 录2)。 英语(二)试卷中出现超出词汇表及相关附表的单词时,不会给出中文注释,但会严格控制此类单词的数量。 2。 语法、语篇、语用 语法知识指词、词组、分句、句子等语法单位的类别、构成和功能等,语篇知识指书面和口头语篇的组织结构及上下文的衔接和连贯,语用知识指特定语言运用情境中的言语功能、话语规范及语体、修辞等表达形式。 本大纲不列出语法、语篇、语用知识的具体项目,考生应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提高准确性、丰富世和得体性,能熟练运用于具体语境,有效把握和传递信息,实现特定交际意图。 (二)语言技能 考生应掌握理解英语话语意义的能力,包括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运用英语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 和书面表达能力。英语(二)考试重点考查阅读和写作两种找能。 1。阅读 考生应能读懂多种话题、多种类型的语言较复杂的文字材料。话题包括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历史、文化等,类型包括新闻、评论、报告、论文、专著等。对所读材料,考生应能: 1)概括主旨要义; 2)理解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词组的含义; 4)作出判断、推理和引申; 5)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6)理解文章结构和上下文逻辑关系 7)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论证方法等; 8)比较文中事实、观点、态度等的异同。 2。写作 考生应能写多种类型的应用文,包括书信、通知、告示、纪要等,并能写不同功能的文章,包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论述性文章。写作时,考生应能做到: 1)内容切中题意,按要求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2)根据任务需求选择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3)语言表达规范,用词准确,语法、拼写、标点正确; 4)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连费,合乎逻辑; 5)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语体。 |
主要表现为考试内容中“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第三部分 翻译”和“第四部分 写作”关于考查能力或考查要求方面的变化,以及试卷结构中“Ⅱ 阅读理解”“Ⅲ 翻译”和“Ⅳ 写作”关于为考生提供的信息和考查要点方面的变化。
1。考试内容的具体变化见下表:
考试内容变化 | |
2022年大纲 | 2023年大纲 |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在1篇约35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该部分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10分。 在一篇约35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填人空白,使填补后的文章语句通 顺、意义连贯。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猜测重要生词词义并进行推断等方面的能力。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A节(20小题) 本节为多项选择题。共四篇文章,总长度为1 500~1 600词。要求考生阅读文章并回答每篇文章后面的问题。考生需在每小题所提供的选项(A、B、C、D)中选出唯一正确或是最合适的答案。 每篇文章设5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B节(5小题) 本节有两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两种题型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或者两种形式的组合进行考查。 本节文章设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备选题型包括: 1) 多项对应 本节为一篇长度为450~550词的文章,试题内容分为左右两栏,左侧一栏为5道题目,右侧一栏为7个选项。要求考生在阅读后根据文章内容和左侧一栏中提供的信息从右侧一栏中的7个选项中选出对应的5项相关信息。 2) 小标题对应 在一篇长度为450~550词的文章前有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或阐述。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篇章结构从这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个概括句或小标题填入文章空白处。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考查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A节(20小题):考查考生概括主旨要义、理解具体信息,作出判断、推理和引申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文章的内容(总长度为1 500~1 600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B节(5小题):考查考生判断、概括、比较等能力。本节有2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2种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 备选题型包括: 1) 在一篇450~550词的文章后有7个判断或概括项,要求考生从这7个选项中为 5个指定的主题分别选出最佳的匹配项。 2) 在一篇450~550词的文章前有7个小标题,要求考生从这7个选项中为文中5个指定的语段分别选出最佳的小标题。
|
第三部分 翻译 考查考生理解所给英语语言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要求考生阅读、理解长度为150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英语段落,并将其全部译成汉语。共15分。 | 第三部分 翻译 该部分考查考生理解英语书面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共1小题,共15分。 要求考生将长度约150词的英语文字译成汉语,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
第四部分 写作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2题,25分。 A节 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共10分。 B节 要求考生根据所规定的情景或给出的提纲,写出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说明文或议论文。提供情景的形式为图画、图表或文字。共15分。 | 第四部分 写作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2小题,共25分。 A节(1小题):要求考生根据规定情景写一篇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文,类型包括书信、通知、告示、纪要等。共10分。 B节(1小题):要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一篇约15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短文。提供信息的形式为文字、图画、图表等。共15分。 |
2022年大纲试卷结构 | |||||||
部分 | 节 | 为考生提供的信息 | 指导语 语言 | 测试要点 | 题型 | 题目数量 | 计分 |
Ⅱ 阅读 理解 (50分) | A | 4篇文章 (1500~1600词) | 英语 | 理解重要信息,掌握文章大意,猜测生词词义并进行推断等 | 多项选择(四选一) | 20 | 40 |
B | 1篇文章 (450~550词) | 英语 | 推理、判断、概括能力 | 选择搭配 | 5 | 10 | |
Ⅲ 翻译 (15分) |
| 一个或几个英语段落(约150词) | 英语 | 理解和表达的准确、完整、通顺 | 英译汉 | 1 | 15 |
Ⅳ 写作 (25分) | A | 规定情境 | 英语 | 写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 | 应用文写作(约100词) | 1 | 10 |
B | 图画、图表或文字 | 英语 | 写说明性、议论性文章 | 短文写作(约150词) | 1 | 15 |
2023年大纲试卷结构 | |||||||
部分 | 节 | 为考生提供的信息 | 指导语 语言 | 考查要点 | 题型 | 题目数量 | 计分 |
Ⅱ 阅读 理解
| A | 4篇文章 (共1500~1600词) | 英语 | 概括主旨要义、理解具体信息,作出判断、推理和引申的能力等 | 多项选择(四选一) | 20 | 40 |
B | 1篇文章 (450~550词) | 英语 | 判断、概括、比较等 | 选择搭配 | 5 | 10 | |
Ⅲ 翻译
|
| 约150词的英语文字 | 英语 | 理解英语书面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 | 英译汉 | 1 | 15 |
Ⅳ 写作
| A | 规定情境 | 英语 | 写书信、通知、告示、纪要等 | 应用文写作(约100词) | 1 | 10 |
B | 文字、图画、图表等 | 英语 | 写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论述性文章 | 短文写作(约150词) | 1 | 15 |
主要表现为题型示例中“Section Ⅳ Writing”B节(大作文)备考题型示例的变化,以及评分参考中“评分原则和方法”“评分标准”的变化。
1。题型示例的具体变化见下表:
题型示例变化 | |
2022年大纲 | 2023年大纲 |
给出1种备考题型示例,要求如下: 阐释图表,并给出评论。 | 给出3种备考题型示例,要求分别如下: 1)就从文章中所节选的一段文字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 2)描述、阐释图画,并给出评论。 3)描述、阐释图表,并给出评论。 |
2。评分原则和方法的具体变化见下表:
评分原则和方法变化 | |
2022年大纲 | 2023年大纲 |
A节作文的评分重点在于信息点的覆盖、内容的组织、语言的准确性、格式与语域的恰当。对语法结构和词汇多样性的要求将根据具体试题做调整。允许在作文中使用提示语中出现过的个别关键词或词组,但使用提示语中出现的句子将被扣分。(最后一句被删除) B节作文的评分重点在于内容的完整性、文章的组织连贯性、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多样性及语言的准确性。 | A节作文的评分重点在于内容要点的覆盖、文章的组织连贯性、语言的准确性、文体格式和语体的恰当性。对语法结构和词汇多样性的要求将根据具体试题做调整。 B节作文的评分重点在于内容要点的覆盖和调整、文章的组织连贯性、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多样性及语言的准确性。 允许在作文中使用指导语或提示信息中的个别关键词语,但使用其中部分或整个语句的,将被酌情扣分。(这一段为新增) |
3。评分标准的具体变化见下表:
评分标准变化 | |||
2022年大纲 | 2023年大纲 | ||
第五档
| l 包含所有内容要点; l 语言自然流畅,基本上没有语法错误;(删除) l 有效地采用了多种衔接手法,文字连贯,层次清晰; l 格式与语域恰当贴切 |
| l 包含并有效阐述所有内容要点; l 语法结构和词汇准确,错误极少;(新增) l 有效地使用了多种衔接手法,内容连贯、流畅,层次清晰; l 文体格式和语体恰当贴切。 |
第四档 | l 包含所有内容要点,允许漏掉一两个次重点; l 采用了适当的衔接手法,层次较清晰,组织较严密; l 格式与语域较恰当。 |
| l 包含所有内容要点,少数要点未能有效阐述; l 比较有效地使用了一些衔接手法,内容较连贯,层次较清晰; l 文体格式和语体较恰当。 |
第三档 | l 存在一些语法及词汇错误,但不影响整体理解; l 格式与语域基本合理 |
| l 存在一些语法结构及词汇错误,但基本不影响理解; l 文体格式和语体基本合理 |
第二档 | l 未使用任何衔接手法,内容不连贯,缺少组织、分段; l 格式与语域不恰当。 |
| l 未采用必要的衔接手段,内容缺乏连贯性; l 文体格式和语体不恰当。 |
第一档 | l 语法结构和词汇的使用单调、重复; l 语言错误多,有碍读者对内容的理解,语言运用能力差; l 无格式与语域概念。 |
| l 语法结构很单调,词汇很有限; l 语言错误很多,内容很难理解; l 无文体格式和语体概念。 |